课后服务在实现全覆盖后 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加法”?
2022-03-10 13:23:29 来源: 文汇报

拟赛车、无屏幕编程、阿卡贝拉、Sam lab、英语口语项目化学习……翻开嘉定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实验学校的课后服务“菜单”,这些课程都是学生眼中的“香饽饽”。

去年秋季学期“双减”政策落地后,该校开设的多门课后服务课程,几乎全部来自校内教师的开发。而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学校主动往前再迈一步、开门办学:大约半数的课后服务课程,来自对校外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

每天的15:00—17:00,正是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申时”。课后服务在实现全覆盖后,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加法”?新学期,申城学校展示出新气象,一批丰富的课程和活动项目的“上新”,让“申时校园”更多彩。

校本资源有限,课后服务如何扩容提质?

学编程一定就要用电子屏吗?会不会损伤视力?在上师大附属第五实验学校,类似的困扰被无屏编程课解决了。放学后,一年级的学生们采用模块拼接式的方法,在故事游戏和主题地图演练中学习编程语言。学校科技辅导员许璐介绍,这门课程通过简单的操作和有趣的活动,将抽象的编码设计成为具象的操作活动,让小学低学龄段的学生学习编程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这个新学期,上师大附属第五实验学校在盘活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设了十余门课后服务课程。“菜单”一经公布,所有课程几乎被“秒”光。

最近,上海市宝山区南大实验学校也因精彩的课后服务内容而“出圈”。放学后,南大实验学校一(2)班的孩子们跟着讲台上的老师,一边口念词语,一边学做手语。原来,这是学校新学期推出的课后服务手语课程,学生通过手语课能与聋哑人进行简单沟通,拓宽知识领域,提升与特殊群体的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手部的动作练习,还能让学生增强手眼感知能力,提高肢体协调能力。

课后服务在实现全覆盖后 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加法”?

在南大实验学校,课后服务时段推出的编程、折纸、创意绘画等11门课程,都广受欢迎。校长顾敏霞介绍说,开学头几天,学生们在校园里遇到老师们,问得最多的就是“课后服务从什么时候开始”。

“双减”后,如何增加课后服务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热议的话题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章义和建议,学校应寻觅多元有效的服务资源,以加强课外服务的资源建设和质量保障,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章义和等曾对“双减”后课后服务的“落地”情况做过调研。结果发现,由于校本资源有限,优质社会资源的利用渠道狭窄,不少中小学的课后服务的质量受到“掣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相对单调、难以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等问题。

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不少学校走出了新路。

建长效机制,学校成为优质教育资源集散地

崇明区大新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学生们对艺术、体育、美育等丰富的课程资源渴望度很高。

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大新中学校长黄新坐不住了:“得从撬动学校周边现有的资源开始挖掘。”新河镇是中国民乐之乡,为此,黄新邀请非遗传承人石磊和团队进入学校,开设民乐艺术类课程、兴趣课和提高课。民乐类课程做到家长零成本、学生零基础和零负担,每位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学会一门民族乐器。按照这个思路,大新中学不断撬动周边武警支队、120急救中心等校外资源,在课后服务中植入丰富课程。

如何集聚更多的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内涵?章义和的建议是,应鼓励富有专业和情怀的社会力量,参与校内课外服务建设。比如,少年宫、博物馆、少儿活动中心、文化体育场馆以及诸多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所在地等,皆是中小学校内课外服务的优质资源,必须充分加以利用,并扩大其参与度,探索科学的长效合作机制。

“双减”政策落地后,顾敏霞带着学校领导班子,不断到周边村居、科技馆、青少年中心等地“找资源”,依据各场馆不同特点,探索开设精品课程。这学期,学校已先后与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馆、上海市高尔夫球协会、区残联等部门开展合作,将资源引入学校。4月起,学校还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大场地块的派出所、属地村居委等社区资源,邀请周边村居有文化传承和其他技能的长者送教进课堂,开设“长者特色课程”,让“申时校园”绽放更多色彩。(张鹏)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