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素养要“以德为先”,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2021-08-10 17:33:32 来源: 光明网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是基础。现在的青少年,是智能化的原生态新一代,在很小的年龄就与人工智能打交道,因此,首先要培养青少年适应智能化的生存环境。”日,在山东台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发展论坛期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接受媒体采访,畅谈人工智能普及教育问题。

龚克:人工智能素养要倡导“以德为先”

龚克介绍,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是跨界融合,作为通用技术,人工智能会交叉融入所有学科。因此,人工智能的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广泛的、基础的教育,重在培养人工智能素养。对此,龚克提出三点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不能把人工智能教育简单地看成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而是要作为教育体系立德树人的重要因素。所谓人工智能素养,起核心作用的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正如机器人的第一原则就是不能伤人,尊重生命、等待人的道德原则在人工智能时代变得更为重要;人工智能素养要倡导以德为先,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此外,人工智能还要尊重人的生存环境,人工智能伦理要包含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度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第二,不能把人工智能简单看成一个学科。它是渗透到所有学科的通用方法,基础非常宽,需要打好数学、物理等科学方面的基础。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需要包含有人文情怀,要具备历史、文学、法律等方面基础。

第三,我们的教育普及要着重人工智能实践很强的特点。学方法要从感入手,从体验入手。特别希望将来在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能让学生沉浸在人工智能中学,实现陶行知讲的“生活即教育”,特别是动手为先的教育。

那么,实现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核心是什么?龚克认为,教师是关键,“用传统教育、分门别类地讲学科知识的办法讲不好人工智能。师资队伍需要有大的提升,来适应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龚克表示,人工智能几乎贯穿所有领域,这就要求教师有跨学科能力,他不仅是人工智能教师,也是化学教师、数学教师、语文教师,也是心理辅导员。此外,师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讲解人工智能伦理,这不是几个教条,而是要融入实践里。(光明网记者 张蕃 战钊)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