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1.9万亩 绿色出行比例达74%
2022-10-12 08:40:2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十年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1.9万亩、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4%、北京城市副中心清洁优质能源使用比例基本达到100%……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在推动城市“减量”发展的深刻转型过程中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成为首都的亮丽底色。

去年完成62家单位

清洁生产审核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增量上,自2014年起制定实施并持续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最新的2022年版目录进一步瞄准“双碳”目标,引导新增产业和功能发展更加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存量上,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大力推动存量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完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机制和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共完成439家单位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一批清洁生产项目,预计可实现年节能17.8万吨标准煤,节水725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4463吨。2021年继续完成62家单位清洁生产审核。

加强重点用能企业单位管理,2021年起,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实施了全覆盖的节能综合监察,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责令改正836起,行政处罚127起,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2029台。

城市森林覆盖率

由38.6%升至44.6%

“十八大”以来,本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本市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3年下降63.1%,空气质量六个指标首次全面达标。深化“三水”统筹,加强水环境治理,污水处理率从83%提高到95.8%,国考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密云水库最大蓄水量创建库以来新高,永定河等五大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水环境实现历史性好转。十年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1.9万亩,相当于增加了237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城市森林覆盖率由38.6%提高到44.6%。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恢复河湖湿地,也拓展了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2020年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到各类物种共5086种,发现了70种北京新记录种,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能效水平始终保持

全国省级地区最优

本市坚持把节约资源能源作为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让城市更加绿色高效。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各类标准体系,发布了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246项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城镇节能住宅约5.5亿平方米,节能住宅约占全部既有住宅的95%;累计建成城镇节能民用建筑8.02亿平方米,节能民用建筑占全部既有民用建筑总量的80.6%,节能住宅和节能民用建筑的比重持续居各省市首位。

在绿色交通领域,大力推进绿色出行,着力构建地上地下立体化公交网络,2021年底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1145公里。完成二环全线慢行系统改造,建成绿道100公里,“骑行+步行”网络体系加快形成,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4%。优化载运工具能源结构,累计淘汰国三汽油车超过10万辆,累计推广新能源车超过50万辆,公交车辆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比例达90.2%,纯电动出租车比例达15.8%,新能源快递车辆比例近40%,电子运单使用率达99%。2021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较2012年累计下降37.8%和48%,能效水平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节能任务的省级地区。

重点区域绿色低碳率先示范,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积极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清洁优质能源使用比例基本达到100%,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绿色建筑标准,区域出租车全部实现电动化。(武文娟)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