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2022-04-24 11:30:39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处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枢纽地带,生态保护重任在肩,湖北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湖北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一体修复换来山青水碧湖畅

宜都廖家湖位于城郊,原本是长江行洪区,围湖造田、圈水养鱼让湖泊功能退化、水环境恶化。

2018年,湖北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试点,以长江干流为主脉,以黄柏河、香溪河为重点,系统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污染退化土地治理、森林植被恢复等。

借此契机,廖家湖启动综合治理。山上植树种草,山脚修建截污沟,连通水系,建两栖动物迁徙廊道。综合治理后,廖家湖公园成了市民打卡地。

“这次治理是生态修复理念的突破。”宜昌市山水办相关负责人说,此次修复一改过去单一治山、单一治水的传统模式,首次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视为共同体,进行系统性修复。

廖家湖只是系统修复的一次尝试。整个湖北三峡试点区域,1.4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按“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理念,统筹长江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协治理。

3年多来,三峡地区一天天变绿变美,复绿补绿面积51961亩,水土流失防治364.99平方公里,恢复湿地3万多亩。

如今峡江两岸,山水相映、美景相接,出门进园、开窗见景,美不胜收。

构建绿色空间格局

从一域治理到全域修复,从长江主轴到荆楚大地,美丽画卷正扑面而来。

地处江汉平原的仙桃,村庄一度乱搭乱建,环境恶化。被纳入全域国土整治试点后,全市统一规划,修复河道,美化庭院,昔日脏乱差一跃变成“现代田园”。

2019年,湖北启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2020年,全省启动试点项目46个,覆盖311个行政村。今年新启动49个试点项目。

削坡、喷土、种草……因长期采矿留下大批“白头山”的武穴,修复治理让36座矿山重披绿衣。

近3年来,我省大力治理长江干支流沿线1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裸露矿山,累计治理矿山326个,面积2340公顷。

打开今年新制定的湖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开展荆州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四大生态修复专项试点,实施鄂西北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十大工程……“绿色”指向无处不在。

“连点成面,串珠成线,区域联动,流域协同,湖北绿色生态修复格局正在形成。”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价值转换加快探索

好山好水生态价值如何“变现”?在鄂州,生态补偿机制已探索近6年。

2016年,鄂州市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入手,在全省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明确将水流、森林、湿地、耕地、大气作为生态补偿的五大重点领域,构建起市域内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多元化补偿机制。

补偿机制下,梁子湖区成为最大受益者。2017年至2020年,该区连续4年共获生态补偿金3.4亿元。2020年,自然资源部向全国推介11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鄂州市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列。

2019年,咸宁市咸安区被纳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试点,当地利用高桥镇白水畈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社会资本,打造萝卜小镇。经过几年发展,白水畈实现一个普通村庄到萝卜田园综合体的蜕变,村集体收入由过去不足5万元增长到几十万元。

如今,全省生态价值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生态补偿试点逐步扩展到宜城、枝江等11个县市区,生态价值计算方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正加快探索。(祝华 闫百征 李广)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