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新生态将引发“无边际效应”经济学革命
2021-08-10 16:59:00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在出版新生态中,数据、流量、用户、技术、知识服务已经是关键要素,它们将引发一场“无边际效应”的经济学革命。对于出版社而言,内容垂直化和专业化的问题亟待解决,营销矩阵化和销售网格化的问题亟待解决,知识服务的产品化和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不同类别内容产品差异化的网络平台引流,以及销售模式的问题亟待解决,才能应对出版业生态的巨大变化。

出版的未来已来,变化将呼啸而至。

在出版新生态中,数据、流量、用户、技术、知识服务已经是关键要素,它们将引发一场“无边际效应”的经济学革命,它们远比人力、财力、资产要素重要。出版业需要更多的临床探索、实验和总结。

知识生产和服务将是出版最重要的主业。在出版新生态中,知识生产的形态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单一和集体的知识生产形态将变为网络世界群体共同生产的景观。这虽然似乎很遥远,但说到就到。

对于出版社而言,内容垂直化和专业化的问题亟待解决,实现人、财、物生产要素的边际效应;营销矩阵化和销售网格化的问题亟待解决,实现内容产品市场化和持续收益;知识服务的产品化和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实现持续不断的知识分享;不同类别内容产品差异化的网络平台引流,以及销售模式的问题亟待解决,以实现持续的经营效益。只有实现以上四个“解决”,才能应对出版业生态的巨大变化。

对于实体书店而言,需要有“去卖场”意识,要有强化主题书店的意识,强化主题文化活动和图书展陈功能,为自有网店引流,为店外销售服务。

而对于自有网店,应统摄实体店布局,优化采供体系和库存体系;特别是要建立知识服务体系,提升自有网店的文化含量和销售能力,提升新华发行系的文化水准。

“三合一”之后,一个强大的国有出版,尤其是出版集团即将出现,和有着辉煌前景的中国出版业相呼应。

当然,对于出版而言,还有“变”与“不变”的问题。

“不变”的是,做出版要有价值观、世界观和系统方法论。出版不是造货,而是在价值观、世界观、系统方法的规制体系下的制造。高质量的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永远是王道。

出版具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记录历史、资政育人、传承文化,以及传播系统、深度、精准、创新的知识和文明的诸多功能。强大的国民和国家需要强大的出版,出版不会死。出版人对中国出版的未来要充满信心,对民族复兴要充满责任心、使命感、自豪感。新时代需要伟大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的出版,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出版人要不断地反躬自问:我们是否具备完成出版工作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主题出版也是出版,它遵从所有出版的专业原则、标准。政治是每个出版人的志业,学术、专业也是出版人的志业。主题出版是政治、学术、专业的高度结合。

出版是科学,但是是技术科学、应用科学,是各种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方法高度融合的科学。要有理论依据,但更注重转化、实践、推广。不是所有出版社都能走向未来,总会有人停摆。走向未来的出版社,必须成为把在职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成适合出版新生态员工的专科学校,成为他们实践出版新生态的创新实验室。大学的理论和各类素养在这里大都是底色,转化为出版的应用和技术至关重要。

什么是出版的新生态?

简而言之,就是出版的工业设计加上内容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两个部分。从出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工业设计要突出垂直化、专业化、市场化,内容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创新突出内容的多元化、营销的矩阵化、销售的网格化、知识服务的产品化和标准化。

这八个“化”我经常提及,并在一些出版社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我只是再强调其中的一部分要点,以免引发从业者的误会:

其一,垂直化不是内容的一劳永逸、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的时空,做任何一个门类的内容,都要充分论证,集中生产要素,打井出水。

其二,专业化是垂直化的自然延伸、细化,以及深度体现,集中体现专业定位、专业目标、专业理念和细分市场的成熟。

其三,市场化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问题,而是不同定位、性质产品的边际效应问题。

此外,内容的多元化,更侧重于高层次的重印再版、套书和系列书的概念重组、纸书内容的可控拓展开发、数字阅读和数字知识服务的延伸开发;营销矩阵化,本质上是聚合社群和社区、加大流量的问题;销售网格化,是流量变现、提高销售毛利的问题;知识服务的产品化和标准化,是解决知识服务课程产品规模和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产品化和标准化是贯通的,要注重大门类的定位、共性、规范。

前面三个“化”涉及到出版产业的基础,后面五个“化”涉及到生态和环境。可以缩短它们的实现期,但都不能省略。如要走向未来,一个“化”都不能缺,迟早要补上,否则会永远停留在过去,走不进未来。

要注意,出版新生态要面向两个古老的问题:重印再版图书在品种和总量中的比例,这是出版社的命根子;其次,具有明确出版权的内容资源的掌控,这是出版社的生长能力。

出版的新生态也要面向两个出版的未来:一是出版社的平台化,无论是纸书和数字化产品,基本实现平台营销和销售。内容不断地在平台上让适宜的社群、社区分享、生长,而不是新的内容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被随机地消费。再就是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两个环节自成闭环,逐步实现去中间化——这是互联网的最终魅力所在,利润会变得饱满起来。

这两个未来趋势必然首先体现在B2C,或者B2C的扩大版——B2G的产品上。

出版要走向未来,新生态不可跨越,工业设计更不可跨越。这里有由此及彼的一元关系,有辩证统一的二元关系,但更多的是系统和结构的关系。只可惜,许多出版社连工业设计都没有完成。

目前我的关注点之一是新生产要素(即数据、流量、用户、技术、知识服务等)的创新,我个人认为这比老生产要素(人财物体制机制)的创新更重要。新要素重增量放大,重“无边际效应”的革命;老要素重存量优化,重边际效应。在新要素创新当中,出版做不了领跑者,但也要做弄潮儿。

(本文作者为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责任编辑: 梅长苏